背景: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情隐匿、确诊较晚,以及部分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合并股骨头坏死案例逐年上升。临床上,我们遇到不少患者在当地被建议关节置换,以及髋关节置换后,强直病情仍在发展的病例。为此,我院作为西南区疑难重症强直诊疗中心、中华风湿病医师联盟·成都站,特邀北京三甲骨科博士,就该类疑难案例诊疗方案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以期为中晚期强直患者实现“不手术,保髋护脊,提高生活质量”。
6月18日下午四点,一场由“强直合并股骨头坏死病例暨‘非手术保髋护脊’临床方案研讨会”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在中国·成都成功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北京三甲名院专家-王宁教授、成都附大强直医院阮雪峰院长、王宏伟院长、邓明俊主任等多位专家学者,台下也座无虚席,聆听患者很多! 学术聚焦 经与会专家学术交流与研讨,北京三甲专家-王宁教授就“强直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发表学术总结,他表示强直合并股骨头坏死主要原因基于以下两点: 1、炎症侵蚀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强直发病后会,无菌性炎症不断侵袭骶髂关节和脊柱,在此同时也会侵犯髋关节的滑膜,使髋关节滑膜萎缩或消失,这时髋臼和股骨头的表面软骨失去了髋关节滑膜的营养,出现软骨营养障碍,使软骨下骨细胞坏死,由此引发髋臼及股骨头软骨面蜂窝样的改变,从而造成骨坏死。 2、长期使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可的松、强的松、甲强龙等是最常见的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会导致骨合成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同时可使人体脂肪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造成血管阻塞,其次长期使用激素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发生血管炎,从而造成供血中断,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北京三甲专家王宁教授《强直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与会专家表示:强直合并股骨头坏死症状表象虽看似很“凶猛”,实则病理内在却很单纯,并不是必须要手术置换。其实早期(Ⅰ期和Ⅱ期)以及Ⅲ期的早中期阶段患者,未出现严重塌陷,仍有保髋希望,可以不用考虑手术置换的。 此外,手术置换后也不能阻断强直病情的发展,因此即便是手术置换,也只单纯解决了髋关节的功能,仍需要再继续治疗强直原发病,进行局部深层祛炎、松解粘连、修复骨质、及调节免疫平衡,从而解除疼痛受限、恢复关节活动,如此才能阻断病情发展。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创伤性、术后假体松动、感染、使用年限等问题,也是患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后,阮雪峰院长结合院内“非手术”治疗康复的骨坏死实例展开分析与总结,他表示:单纯吃药、打针单一控制炎症或手术置换难以对症解决疾病根本问题,解决骨坏死的同时治疗强直原发病才是阻断病情的关键!因此治疗强直合并骨坏死分为两步: 1、“超微创”解决骨坏死的诊治方案 (1)局部定点深层祛除髋关节腔中的无菌性炎症,阻止炎症继续加重骨坏死; (2)采用局部微创松解粘连治疗,对髋关节软骨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松解剥离、扩张关节间隙,从而达到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目的。 (3)再通过骨质修复技术,修复受损骨质,促进成骨细胞的不断增殖,提高骨再生能力,修复坏死骨质,恢复关节肌腱功能。 (4)血管融通治疗。疏通股骨头内部血运淤堵,疏通血管、恢复关节周围供血,防止健康区继续坏死。 2、治疗强直原发病的诊治方案 明确强直患者其他关节是否受累,局部是否存在炎症、粘连、骨损伤等问题,从而对症进行局部微创松解粘连、深层祛炎、修复骨质等治疗,快速祛炎治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阻断病情继续蔓延、避免形成新的骨坏死病灶,并调节全身免疫紊乱,避免炎症再生,病情反复。 因该诊疗方案涉及到多学科领域专家协作、专科的粘连与骨损伤检查、强直病根检查,以及超微创诊疗技术的临床操作,对于医资综合力量是一种挑战,这也是基层医院难落实的原因。 阮雪峰院长解析强直合并骨坏死案例 结语:本次学术会议对于强直合并股骨头坏死这类疑难病例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明确不同强直患者合并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才能制定更精准的方案;其次,原发病与并发症同步治疗,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髋护脊、切断骨坏死根源,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再次,随着国内强直性脊柱炎多学科专家协作的诊疗模式形成,以及专科诊疗技术的革新升级,使得“非手术保髋护脊”已成为更多医生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