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一场以“强直性脊柱炎间歇性疼痛及诊疗方案”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中国▪成都顺利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是以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病因及治疗对策开展研讨的一场学术性会议。 本次研讨会于20日上午,在成都附大强直医院一楼学术报告厅召开,由成都附大强直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楠教授,成都附大强直医院阮雪峰院长、赵林主任等。 众专家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对强直不同疼痛表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综合多学科诊疗领域对强直脊柱关节度疼痛患者进行研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的根源是:自身免疫紊乱产生的大量无菌性炎症反复性刺激造成关节滑膜水肿、充血、增厚,导致关节病变引起疼痛症状。 同时,持续性疼痛表现的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急性期,以早中期较为常见。间接性疼痛时可能处于急慢性交替期,以中晚期较为常见。总之,当患者有疼痛表现时即说明病情属于一个发展期的状态,无菌性炎症正在不断侵入关节腔内。因此,想要治痛,首要目的还是得祛除病灶处无菌性炎症。 专家指出:精准查炎很重要。在常规检查如血液、CT的检测下无法准确评估炎症位置及深浅,结合正规专科医院专业仪器TMT防复发检查,精准定位全身各关节炎症分布与堆积程度,为下一步“定点分疗程祛炎,打通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提供科学治疗依据,同时结合患者全身免疫指数与体质分型,采取一人一方的对症治疗,从局部到整体,才能达到标本兼治,避免复发。 研讨会现场,专家们通过对强直患者疼痛病理学研究得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达到Ⅱ、Ⅲ级中重度疼痛,说明无菌性炎症往往已侵蚀韧带、肌腱。如果不及时全面清除关节周围的这些炎症,病情发展,炎症会反复刺激,最终导致关节滑膜增生、增厚,滑膜周围的小血管被堵塞,关节软骨从外界获取营养药效的通道就被堵塞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逐渐破坏,增生钙化,导致关节融合,变形驼背等症状。 此时药物已经很难深入关节腔修复受损、粘连的关节,需借助到专科微创诊疗技术,微创松解粘连组织,打通代谢通道,深层祛除炎症,结合全身免疫调节,可抑制炎症再生,以达到临床康复效果。通过临床大量临床实践得出,该技术确实在治痛领域取疗效显著,将有望降低我国强直病整体致残率。 现场患者认真聆听并在学术研讨会临近结束时,提出自身疑问。其中有位患者问道“不痛了是不是就代表病好了”。 赵林主任借此提醒广大患者:春季,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对活跃期,骨质极易受炎症侵蚀破坏。当患者疼痛自行减轻,很多患者认为这是病情好转的征兆,其实,疼痛减轻的同时如果关节活动度低、开始受限,直接表明患者关节滑膜炎症堆积粘连,关节面、关节软骨炎症损伤更深入了。此时,强直患者应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切不可大意。整场医患交流在轻松交谈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