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临床数据显示:在我国约500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近20%的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驼背现象,且大多都为年轻人,这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但是很多患者并不清楚,驼背可分为假性驼背和病理性驼背(即真正意义上的驼背)。因此,成都附大强直医院专家阮雪峰院长表示:患者在治疗前需分清自己属于“假性驼背”还是“病理性驼背”,再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疑问:强直性脊柱炎为什么会引起驼背呢? 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在外在的作用下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又无活动能力去产生部分代偿,以维持其稳定,因此脊柱相对不稳,日久后可出现驼背。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之间有小关节炎症的存在,可改变小关节的压力分布,导致椎间盘髓骸及椎间韧带受力的变化,使脊柱退行性改变呈进行性加重,这又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长期得不到好的治疗就会出现驼背。 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的炎症或者疼痛会造成保护性两侧腰骶关节不对称,而使一侧椎间盘纤维环的受力和上位节段椎间盘的负荷不稳定,久而久之造成脊柱不稳,增加了驼背的可能性。 4、由于腰背部疼痛,患者常常不愿挺胸、直腰。且很多患者在发病期间不注意自己的坐姿及睡姿,比如坐位及站立时间过长,或睡觉时取高枕仰卧位等,均会使脊柱呈屈曲位,使胸段脊柱后凸更加明显。腰椎及颈椎的生理前凸也逐渐消失甚至变为后凸,从而使整个脊柱变为僵硬的圆形驼背,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罗锅”。 详解:“假性驼背”、“病理性驼背”有何具体差别?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属于“假性驼背”,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这其实是由于病情发展到中期,关节粘连导致,主要症状为:患者早晨起来背是直的,经过一天的工作劳累后出现驼背情况,但是经过夜间休息后,早晨起来背部又挺直的情况,我们临床上称为“假性驼背”。这时期患者往往通过正规治疗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 此阶段的患者,往往已经处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出现融合导致畸形驼背。如果是关节脊柱部分融合导致的30°以内的驼背,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恢复正常;驼背超过30°的患者虽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曲度,但通过治疗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对于关节脊柱完全融合导致的驼背是无法治疗的,所以患者在出现驼背症状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关节完全融合导致失去治疗机会。